警钟长鸣

当前位置:首页 >警钟长鸣

搞“衣锦还乡”的纪检组长被曝光……打铁的人该如何成为铁打的人?

发表时间: 2020-04-21 09:26:43  访问量:

    上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开通报了云南省纪委监委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纪检监察组原组长赵开江严重违纪案,引发社会关注。这位以监督检查之名搞“衣锦还乡”的纪检监察领导干部,如今恐怕是无颜见乡亲父老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能够成为纪检监察队伍的一员无疑是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手握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两把尺子,挺在正风肃纪反腐的第一线和最前沿,承担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光荣使命。但是,极少数人却在“荣光”中迷失,一朝权在手,得意又忘形。他们滥用组织赋予的纪检监察权,为个人谋取私利,走上了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损害了纪检监察队伍形象。
    对于害群之马,纪检监察机关向来是铁面无私清理门户,决不护短遮丑。据统计,2019年湖南立案审查纪检监察干部149人,调整岗位或调离纪检监察系统69人。在本周召开的省纪委监委机关干部警示教育会议上,又有4名近期查处的纪检监察干部被通报。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与重托,鞭策着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既要保持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绝对忠诚,又要自觉提高履职水准和履职效能,做到“打铁必须自身硬”。
    锻造“出淤泥而不染”的风骨。纪检监察机关不是“保险箱”,纪检监察干部也没有“天然免疫力”。上述违纪案的查处,暴露出队伍中还有极少数人存在以案谋私、滥用职权,与商人老板、问题官员交往过多、甘于被“围猎”等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特权思想、名利思想。惨痛教训历历在目,后来者当常存临深履薄之念,只有在思想上一尘不染,在行动上一身正气,经得住诱惑和考验,才能挺直腰板让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更加硬气、更具权威。

    涵养“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气节。学习可养智气、存浩气、蓄锐气,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武器。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学习是工作需要,更是政治责任。纪检监察工作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纪检监察干部应当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学思践悟、融会贯通,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有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头,经常充好“电”、补足“钙”、加满“油”,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迎接新的挑战。

    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操守。定力就是定心定行之力,心有定力,则行路坚实。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定力,是纪检监察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法宝。失去定力,在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上偏出一尺,纪检监察事业离党中央的要求就会偏出一丈。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纪检监察干部都必须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在各种风险诱惑面前坚守初心,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切莫因一己之私而随心所欲、逾越红线。

    磨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魄。反腐败斗争本身就自带“斗争”二字,本质上就是一场自我革命,斗争精神是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的思想武器。当前,有人还保留“情面优先,原则靠边”的世俗观念,不敢得罪人,怕丢选票。遇到问题不是动真碰硬,而是躲着走绕着行;该发声的时候一声不吭,该说不的时候三缄其口。他们忘了,监督不怕得罪人,才是纪检监察干部应有的担当。做敢于斗争的战士,不要做爱惜羽毛的绅士,拿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受得住磨难,方可在实践中成长,在磨炼中成才。

    锻风骨,养气节,持操守,炼胆魄,惟其如此,纪检监察这块金字招牌才能闪耀出风清气正的光芒,传递出激浊扬清的力量,打铁的人才能成为铁打的人。